对 联 写 作 漫 谈

2015年08月04日 11:22:12

 

卢象贤

近日应邀担任某风景区楹联大赛评委,看了十四个省市作者的来稿七百余件,有一些感受,想与对联作者们探讨一下。

一是对联创作要有主题思想。对联虽短小,却也是文学作品。如果硬性地对出两句,字面工整却没有灵魂,仍不能算是对联。古时有个学生对老师的对联“细羽家禽砖后死,精毛野兽石先生。”就是这种例子。

二是对联不能有硬伤。硬伤的表现有:

——平仄不对。对联对联,不对哪能叫联。如果是七字以下的短联,最好字字都对工整。如果是长联,不太关键的位置可稍宽,但关键位置(如每个音顿的结尾)却是一个都不能马虎的。

——有同字。除非刻意同字,否则下联不该出现同字的地方绝不可有与上联相同的字。

三是要注意细节。细节主要有:

——词性。对联要求以同类词相对,虽然宽一点形容词对动词也可容忍,但非动用名词对动词就不行。同时对联中有三类词要特别慎用。前两类是数词和颜色词,在对联中非常显眼,如果对得不合适,很败味。后一类是联绵词(如琵琶、葡萄之类),也很显眼,必须对以联绵词,否则别用。

——结构。要特别注意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。比如“柏岸声”对“藏峰影”,乍看没问题,但仔细推敲,“峰影”是一个结构,再与“藏”组成动宾结构;“拍岸”是一个结构,再修饰“声”字。所以实际上不对的。

——声韵。最好不要用新声。您可以找出一千条用新声的理由,但我保证评委中百分之九十仍会坚持平水韵。同时,四五字连平连仄,音韵不和谐。平仄不交替,少抑扬顿挫之效。凡联中律句,与做诗一样,不可孤平,不可三平脚,不要认为对联就可以不讲究这些,因为在声韵要求上,诗、联的道理是一致的。

——用典。对联可以适当用典,用得好能增加内涵。但不能乱用。比如把你说江西“鸢飞金谷”,就不好。因为在古诗文中,“金谷”一般指金谷园,它在洛阳,地理上相隔太远。

四是语感要自然流畅。有些对联不能说对得不工整,但读起来不流畅,仍算不得好联。对联做出来,自己多念几遍,务求朗朗上口,没有雕琢痕,才是天成好联。

五是要有自家面目。对联与其他文学作品一样,必须写出自己的风格来,不要人云亦云。有的对联,字面华丽,也挑不出什么毛病,但看着眼熟,细想古诗里有类似的意境,岳阳楼、颐和园也有类似的造语,那么你这一联就纯属多余。创作创作,务须“创”。有的人喜欢直接拿古人成句来凑成联、尤为不取。

一点管见,未必正确,供联友们参考。

新闻网新闻热线:0797-2557296